公有地資料庫

「公有地資料庫」涉及:

  1. 資料內容,與土地行政制度直接相關,例如段小段地號、地址、容積、建蔽率...
  2. 屬於地理資訊系統
  3. 允許群眾協作、編寫
  4. 土地資料所衍生的社會運動、倡議情境、行動裝置應用...
  5. 需要透過不同資料集之間的比對,來凸顯公有地的議題

關於這個「資料庫」的設想與願望:

功能

  1. 地號資料,地圖化
  2. 與其他議題資料庫,相互對照。例如公部門都市更新的地號資料庫,原住民委員會公布的傳統領域範圍(kmz),環境訴訟案件、蚊子館app、豪宅容積獎勵開放空間app(待建構)
  3. 資料本身可以自動更新
  4. 砍柴之後的資料,針對某筆土地的個案描述與新聞,需要工人智慧,涉及群眾協作,請見「群眾協力於公有土地議題上可以發揮什麼」的探討;應該進一步考量預期使用者的數位工具使用程度與偏好,使用者的介面;也希望能夠以非程式專業者,也可以大量批次操作的介面
  5. 曾設想過有一個功能,是,使用者可以從龐大的資料庫中,選擇「資料出圖」這個功能環節,讓資料庫本身是文書格式之類的狀態,【地理格式+資料內容】複合屬性,來提供繪圖程式與出圖成果,例如使用者選擇以「地號」+「複合型描述(該地號形狀、面積數值、產權描述...等等)」,或是「GPS」+「原住民傳統領域內容」|我今天若想要找到台北市大安區的已有的公有土地資料,我不用進入地圖化系統的環節,直接從資料庫這塊,使用者可以設定好自己想要篩出來的條件(台北市大安區),來【匯出類似 excel 格式】的可能性。至於這批(台北市大安區)資料的地圖化,會不會就是獨立成一個處理環節,開放這位使用者輸入這批資料後來呈現為地圖,使用者自己建構這批資料的地圖化與網址,【產出地圖另開視窗(?)】。若是公有地大行動的主網站,則也是依照前述邏輯來看,整體大地圖,當然就是呈現整個資料庫,且是網站的主頁面重點|這個概念跟「圖層」有點不同
  6. 一般人可檢索查詢,並且進行資料分析,或是擷取出他想要的公有土地資料
  7. 授權格式:CC0|Open Database License (ODbL)
  8. 實境遊戲的應用與行動裝置的應用可能

滿足上述願望,可能的對策方案

關於地號比對

一些現況事實

已知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