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是由經濟部地質調查研究所製作
影片的逐字稿:
0:06
台北盆地的演化史
台北盆地群山環繞,在盆地周圍的這些山地,具有個別不同的特性。盆地東邊及南邊的山區,在地質上屬於西部麓山帶,是距今約200萬年到3000萬年前,沈積的古老岩石。盆地西方的林口台地,則是約100萬年前的堆積礫石和砂泥層。北邊的大屯火山,是20萬年到80萬年前開始噴發的火山岩。盆地內部則堆積著40萬年以來,尚未固結的沉積物。如此不同的地層在台北盆地交會,正默默訴說著千萬年來滄海桑田的演化故事。
0:56
早期更新世(100萬年前)
大約在100萬年以前,台北盆地原為西部麓山帶的一部分,古新店溪與古基隆河,從東南向西北流動,在流過新莊斷層後,在斷層下盤形成林口扇洲,扇洲上堆積了巨礫、砂與泥層,是林口台地的前身。
1:21
中期更新世(44萬年前)
時間來到80萬年前,盆地北邊的大屯火山開始噴發,產生了大屯火山。44萬年以前,山腳斷層開始活動,斷層東側台北盆地開始陷落,林口台地變得比盆地還高,於是台北盆地漸次形成古新店溪與古基隆河無法再攜帶沈積物再次堆積,古新店溪與古基隆河也因此轉向西北流動。
1:57
晚期更新世(44萬-18萬年前)
到了44萬至18萬年以前,盆地西北角的五股、蘆洲到關渡平原一帶,已沉降到海平面附近,為古新店溪與古基隆河組成的河湖環境,沈積物多來自雪山山脈的輕度變質岩、西部麓山帶的沈積岩,和大屯火山群的安山岩。
2:21
晚期更新世(18萬-16萬年前)
18萬到16萬年以前,大屯火山群噴發產生大規模的火山泥流,堵塞盆地河系的出海口,台北盆地堰塞成湖,是十分安靜的水域。此時,在盆地內廣泛沈積紋泥層(?)。根據地質專家在228公園所鑽探取得的岩心,可清楚看出當時沈積的紋泥層(?)。
2:52
晚期更新世(16萬-10萬年前)
到了16萬至10萬年前,古淡水河切穿關渡隘口,湖水流出,湖面積縮小,台北盆地逐漸露出。
3:04
大約在2萬6千年前,古海水面下降,約在兩萬年前的冰盛期,全球海水面較現今低了120公尺,因此古淡水河的侵蝕基準面,也隨全球海水面改變而下降,朔源侵蝕能力變強。
3:25
晚期更新世(10萬-1萬8千年前)
古三峽溪,遂襲奪原先流往桃園台地的古大漢溪,並於石門附近轉向東北進入台北盆地,匯入古新店溪,而造就了今日的淡水河系。
3:41
晚期更新世-全新世(1萬8千年-8千年前)
1萬8千年前,冰河開始消融,海水快速上升,並湧入台北盆地,盆地內大部分區域接受到海水的影響,並在盆地西北側,形成一個半鹹水的河口灣。沖積扇與變狀河環境,迅速內縮到各支流上游,地層中,也常見半鹹水的貝類化石,這是地質學家從台北盆地沉積地層中,挖掘來的貝類化石。
4:16
近代(6000年前)
約在8000年前,海水入侵盆地達到最大範圍,幾後,隨著海水面達到穩定,以及沉積物的增加填滿了河口灣。
4:27
約在6000年前起,海水逐漸退出盆地,陸相河流沈積環境,再度廣泛重現於盆地之中。直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的台北盆地,是海水退去的樣貌。科學家也持續不斷,以最新科技在此進行調查研究,以了解更多台北盆地的前世今生。
--------
其他相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