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出時,請附上下列 創用 CC 授權 標示字樣(中英擇一):
全文以上述授權釋出,如不同意請勿編寫
回覆時間:2015年7月1日5pm
以下正文
問題一:請問能否介紹一下g0v的起源和發展?g0v是源於什麼而成立的,經歷了一個怎麼樣的發展過程?
ipa> 起源部分請參考 g0v.tw 網站中「關於」。發展可參考此演講「從沒有人到超多人:g0v社群經驗」,有描述一些社群發展脈絡。從時間軸來看,從2012年下旬開始,沿著幾個爭議或公共意外事件社群開始發展,推出不同成果:內政部「實價登錄」事件、政府推出黑箱概念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軍中人權洪仲丘事件、反服貿協議運動、318學運佔領立院、高雄氣爆等。g0v社群平常定期舉辦活動,因為開放的特質,在重大事件發生時能有效率多人協作,從開源資訊界逐漸走向跨領域的社群發展。
ipa> 還是參考一下 g0v.tw/about:主要的精神是「開源、開放、開幹」,以 open source 的精神與方法讓更多人能參與,以零碎時間貢獻。行動主義則是最根本的基底,所有的社群活動都以此為本,希望每個人都能貢獻。(批評無效,幫忙測試、試用也是貢獻)
問題三:如何結合技術和政治來實現跨界參與?在這個過程中技術發揮了怎麼樣的作用?
au> 傳統上的政治參與,往往受限於公部門(第一部門)的既定科層運作。g0v 採用了有別於私部門(第二部門)法人縱向中介的方式,利用去中介化、低近用成本的資通技術,提供自發部門(第三部門)線下、線上跨界連繫的場域,進而形成新的、以行動者橫向串連訴求為特點的社會參與樣態。此外,g0v 的專案成果也循著「待用政府」的路線,逐步影響公部門與自發行動者之間的協作慣習與實踐感。
問題四:接下來對g0v的整體規劃和設想是怎麼樣的?
ipa> g0v 社群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社群,並沒有整體規劃,而是以互相刺激累積成果的形式,社群以有機體的樣貌成長。目前有中大型固定黑客松(雙月交錯大松、萌典松),其他不定期有包括設計、土地議題、法律議題等黑客松(請參考活動資訊與簡介)。不定期也會有「社群基礎建設黑客松」,大家會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改善協力工作的平台,包括如何授權、人力銀行、新手教學等等。
問題五:目前台灣有g0v,香港有code4HK,大陸有技術公益,在不同的氛圍下你覺得大家有什麼相同點或不同點?
nchild> 關於 CODE4HK,或許可以參考去年 g0v Summit 這段分享
問題六:請問項目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ipa> 每個人的困難點可能不同。新手可能覺得 g0v 像迷宮,需要花點時間才能入門貢獻。
ipa> 其他不同專案各有不同困難,有些缺資訊技術、有些缺設計專業、有些缺議題的問題意識,最大的挑戰是要讓不同領域的人在工作之餘持續投入一個目標,產出成果。如何跨領域的溝通、如何在虛擬/實體交錯的兩種工作模式找到續航力,是不少專案的挑戰。擴大來說,以資訊背景開始發展的社群,與其他包括政府、NGO等不同部門的協作溝通,也是另一層次跨領域的挑戰,這也是很多 g0v 專案嘗試挑戰與突破的點。(如 vTaiwan 與政府部門協作,憲餅廚房與 NGO 協作)
問題七:在推動g0v的整體發展進程中,有什麼思維方法是可以分享到給讀者的?
au> 除了去中心化、互相刺激的有機模式,長期貢獻者 gugod 剛翻譯了一段 Dave Thomas 整理的「敏捷思維」,或可參考:
問題一,能否介紹一下您在g0v的角色以及具體負責的工作?
問題二,什麼樣的經歷或積累讓你開始從事g0v的工作?在從事之前與之後個人有怎麼楊的變化?
問題三,在利用技術實現政治參與的過程中,您覺得有什麼思維方法或工具可以分享到給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