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也要特色公園 11/10 拜訪文化局
拜訪對象: 文化建設科 梁晉榮科長
拜訪時間:2017年11月10日9點
結論:
(1)原本設想的台南美術館與奇美博物館外面都會公園兒童遊戲區都已經有別的安排,沒有參與的空間。
(2)梁科長建議比較有可能的大橋總圖旁邊的公園,接下來也會邀請台南也要特色公園的家長與其他團體進一步參與規劃討論。
討論細節:
(1)台南美術館:
- 美術館是統包案,大部分的設計、景觀已經定調,美術館外部有些公共藝術展示,但公共藝術設計已經包出去給一家日本策展單位。這些建築設計公司對於自己的設計理念相當堅決,沒有外部參與空間。
- 美術館有兩個館(永福路、南門路),永福路的新建館址本來有 18 個大小不同的展間,其中希望一個保留為兒童館,但目前還無法確定。
- 美術館需要有自己的定位,聚焦近現代美術與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比較奇特。(我們有提出,正因如此,更有空間&機會展示當代藝術+當代遊具的結合,但感覺該案子已經底定了,而且發包的方式也沒有再介入的空間)
- 策展的方式或許也是藝術與玩結合的一個管道。可以有比較高的預算,只是要留下就得支付一點權利金,大概需要多幾年慢慢累積。
(2)奇美博物館外都會公園:
- 之前都會公園的遊戲區(兒童島),遊具主要是罐頭式,年久失修,有安全疑慮,所以後來就關閉起來。
- 接下裡該兒童遊戲區將轉而規劃成戶外展覽表演場地,提供外界使用。這個轉變的背景在於,奇美博物館常常感到困擾的是會有很多營利性質活動,希望在都會公園舉辦,有些活動主辦單位雖然承諾整理環境但沒有做的很好,奇美博物館需要花費很多額外成本整理維修。因此,如果都會公園這邊可以規劃處這樣一個展覽表演活動場地,就能滿足這個需求。奇美博物館也很樂見。該展覽場地的空間已經在設計中,希望明天可以爭取預算執行。
- 針對兒童的部分,奇美還在博物館周遭進行兒童場域設計,只要預算不是太龐大的話。
(3)最有希望的大橋總圖旁邊的用地:
- 預算有編列比較多,文化局已經找了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過去案子包括台中花博)進行討論,預計 108/12 完工,預期至少 109 年初可以完成,類統包形式,也因此有一些擴充合約空間。11月底希望邀請建築師參與共融式設計。
- 砲校遷移分成兩個階段,目前是邊陲區域先進行施工,未來完成徵收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副都心才能真正形成。到時總圖開幕時,可能仍只是都市的邊陲,可能會有些管理的隱憂(aka 遊民、城市邊緣人口)。
(4)其他討論要點:
- 我們今天有把Alice Lee精心製作的文宣提供給文建科科長參考喔。他自己也是小五小孩的家長,來加他加入我們的臉書社群。
- 親子共學團也有針對共融式遊戲場拜訪過曾旭正。
- 科長提到希望家長是能夠給予具體意見、參與解決方式討論,而不是單純批評。(我們有回應說透過線上平台,家長們正著手合作學習、充實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知識、並結合成員不同的專業背景,希望接下來更有能力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
會後想法(serena):
- 科長提到的親子共學團,不知道是哪一個?應該可以找機會聯繫,讓他們知道有我們台南特色公園的團體/臉書平台。
親子共學FB社團:https://goo.gl/MrCgMQ
親子共學部落格:http://tnppet.blogspot.tw/
- 美術館就放棄了嗎?也有想過寫信給日本設計的建築師或是策展單位,讓他們聽聽當地民眾的心聲,即便會石沈大海。
- 奇美博物館就放棄了嗎?感覺他們還是有想要規劃兒童玩的空間,只是對口可能要找博物館本身,而非都會公園。
奇美博物館也許可以寫信/留言給他們:https://goo.gl/2xCWx3
- 大橋總圖:就等後續通知我們參與與建築事務所的會議。在那之前,我們也可以作我們的功課。(Q:例如什麼功課呢?)
- ?關於大橋總圖,目前已經11月中,如何確定他們會邀請我們
- 討論時,有提到沙坑維護不易(貓狗大小便),所以不喜歡作沙坑。或是附近有遊民,不適合作公園之類的想法或管理疑慮。但我覺得當初就是因為公共安全的疑慮,所以今天台灣各地才會罐頭遊具遍佈。是社會發展的一些問題產生遊民、邊緣人口,不是公園的問題。作為家長,當我們帶小孩去公園,看到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的人/物(煙蒂),我們有什麼選擇?就選擇下次不要去那個公園?(好,針筒有點超出我能承受的範圍...)還是怎麼辦?我自己沒有答案。但面對像是沙坑維護不易,有什麼更好的說帖,如果真的想要好的沙坑的話?(家長維護隊?公園使用者宣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