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中西區街區跨域交流平台會議 摘要

時間: 2018/7/24(二) 14:00 ~ 17:00

地點:中西區公所6樓

議程

摘要

正興街 高耀威

交通整合方案 - 小巴系統,最好是電動巴士,上個月嘗試一天 8000-9000 ,希望街區自己產出整合模式,現在觀光客比較多,希望能夠有些新方案,希望年底試行小巴系統

徒步區能夠帶動一個城市的繁榮,哥本哈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觀光客必須在特定停泊點下車,居民不會受到影響,希望正興街能夠進一步延伸到國華街。

房租問題,正興街已經漲到 12 萬,房東來自高雄,後來租給夾娃娃機,目前已經倒閉

希望可以有一種自主的共識去控制,店面房租 3 萬元以上就很難生存,解決之道,軟性的作法是凝聚共識,第二個作法跟社大討論一個激進的作法,結合律師團對這個房東提告,如果真的沒有適合的手段,大概只能提告,目前只有美國紐約發生過

中西區設置垃圾桶地方不多,過年時正興街自主設置垃圾回收系統,兩個垃圾桶一個小時裝八袋,試行一個月非常痛苦,垃圾桶問題能否有好一點作法。目前正興街有一個共識,垃圾減量、垃圾還給店家,店家自己回收自己的垃圾

4. 有沒有可能透過民間整合入口網站,沒有一個具有公信力的網站存在

5. 資訊的整合,希望邀請更多國際觀光客

6. 年底要選舉,有沒有可能街區凝聚共同政見,希望由哪些候選人協助

7. 街區小旅行,有沒有可能跨街區大家一起出去玩

8. 街區社區營造有沒有可能來自民間,能否由在地企業贊助在地街區發展,讓街區自主運作,因為跟政府申請有很多行政程序,讓資金運用會比較有彈性

---

神農街 五條港發展協會

1. 8/17 第18次的活動

2. 7/26 舉辦聚餐,有 15/16 戶來參加,討論神農街問題,最近有一個共識,希望機車停在門口平行,只是觀光客會亂停,有些民眾喜歡把東西擺在外面,有些民眾希望畫紅線,但還是有民眾不贊成

3. 垃圾問題,六日請環保局上班時間幫忙整理,其他時間店家自己處理

4. 最近給木板屋頂放在燈上面,還會試著修整

5. 吵鬧的問題一直存在, 12 點還有很多吵鬧問題

6. 觀光客很多,消費的人很少,收入很少、房租很貴,房子價格一直在炒作,只是私人財產很難管理

---

銀同里 里長

1. 歷史街區, 106 年文資處把房子變成歷史老屋,但是後續並沒有相關單位協助輔導翻修,打掃時才發現收到公文,過兩天就過期,五間

2. 清水寺水溝打開時有很多人來看,會勘時有惡臭才會打開來看,過年後大排完成,很多人希望重現溝渠,以前叫做水流觀音街,希望有機會重現當時的氛圍,只是考慮安全問題,希望相關單位能夠進一步討論開放的作法

3. 歷史街區有相關局處鋪面進行處理,希望能夠考慮環保、排水問題,是不是有相關單位能夠找一個平衡點

4. 歷史街區能否有共同的法規去保護街區,而不是投入工程預算整修後要在地居民保護,環環相扣無論公私一起努力才值得,像日本針對街區訂有法條,不能夠毀壞老房子去蓋新的樓房,也許該有相關法條去串連

5. 消防問題

6. 鋪面維護不是在地環保志工能夠處理,有些石材不是一般清潔劑能夠處理

---

府中街 里長

1. 正興街提到小巴問題過去有邀請過相關單位討論,希望今天可以有正式提案,讓4-5個商圈可以串連在一起

2. 孔廟商圈也有做 16 歲活動,今年報名已經超過 100 位,接下來還有舞蹈活動

3. 美術館已經快要完成,但是停車問題比較大,地下停車場不對外開放,希望附近學校能夠週末開放停車

4. 市府要求市集需要合法申請,依據市場攤販條文,商圈已經嘗試撰寫企劃書,使用分區辦法等兩個條件無法通過,市場管理處無法審核,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協助輔導

---

蝸牛巷 台灣藝術進駐交流協會 申請社造計畫

1. 今年第 3 年的行動計畫,藝術跟田野的行動,各社區都面臨噪音問題,沒辦法深入街區體驗,希望透過一些微型裝置、課程、田野藝術行動,去倡議慢、安靜來體會巷弄文化,今年也有執行許多課程項目,希望慢慢引導大家

2. 田野故事的採集,慢慢有一些成果,希望透過這個平台會議了解街區遇到的問題,我們在很多課程的安排就是希望解決街區大家提到的問題,歡迎大家跟我們協會合作

---

信義街 廳長

1. 入城之前有一個木製說明牌,兩年前置換,希望有機會取回保留

2. 城門下石板很漂亮,可是上面畫了禁止停車的紅線,這有點多此一舉,沒有必要在古蹟下方

3. 信義街區 20 多年前因為金華路一分為二,在地耆老與遊客穿越有點危險,希望有機會縫合,或是可以運用行人觸控式號誌燈,街區鋪面希望能夠站在在地居民的角度去思考

4. 硬體建設以外,在軟體希望部份,我們目前有街區學堂,進行知識交流,希望可以有些資源活化

5. 信義街,古名...,忠孝街古名媽祖樓街,這兩條街希望能夠改回古名,可以帶出一些在地的榮耀,希望文化局可以協助

---

媽祖樓 發展協會 前理事長

1. 正名的問題有討論過,

2. 協會 40 年成立,現在跟廟宇沒有太大關係,最近因為正興街、府中街帶起的氣氛帶來一些咖啡店,每年都辦很多活動,寫生 100 年起辦了 5 年,普濟殿的燈最早在媽祖樓,廟方有自己的立場, 100 年開始做紙燈籠,一下雨就毀損,造成髒亂問題,希望能夠有公所盡快協助處理

3. 活動舉辦很不容易,經費籌措都是問題,過去辦一年是 12 萬,另一個問題是安全問題,巷弄裡面公共危險一旦發生會很嚴重,希望區公所可以協助避免這些顧慮

4. 上個月辦故事節,活動很成功,小朋友在表演時希望有警察或義交協助,因為會有車輛穿越,會有很多干擾

5. 希望社區能夠恢復以前的味道,礙於經費很難進行

6. 巷弄可以有些聯盟,由市府舉辦一個共同的活動,盛大舉辦

---

新美街 米街人文會社 理事長

1. 以前的名字比較活潑,過去改名是因為威權體制,也許可以不用等政府,我們可以自己來

2. 正興街所面臨的問題跟我們相反,新美街因為還沒發展起來所以房租問題不大,加上過去繁榮過所以房租不會太貴,歡迎大家來進駐

3. 米街空屋率太高,因為屋主太有錢不用活化,希望能夠降低空屋率,對街區美化有幫助

4. 米街剛開始辦市集就是透過空屋前空間,希望能夠推廣米街文化

5. 受刑人因為時間允許,許多燈籠都是來自他們的手中,希望參加比賽的燈籠可以回收,或甚至由市府跟矯正署討論運用那些燈籠美化街區

6. 街區活動應該串連,台南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可能正興街太強大家都跑去那邊

把人流分散可以有很多特色被挖掘,不管是小巴、小旅行都是可行的

7. 米街過去因為空屋率過高而竊案頻傳,很多家具都被搬走,現在活化後有些凝聚力產生這種問題慢慢改善,我們只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意見

---

觀旅局 旅遊服務科 股長

1. 正興街提到平日可以有國際旅客可以體驗台南街區,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觀光跟生活要取得平衡,觀旅局在國際推廣會針對不同國家推廣不同街區,希望呈現生活方式吸引觀光客,我們會有一些分流,像是日本、香港散客已經很頻繁來到台南,有一些新興市場像韓國都是走大量集團,大概就不會進入到街區

2. 國際資訊的整合、交通的整合,我們很樂意進行,大概會從散客提供網站、社群媒體,以街區經驗去補充這個部份,是否需要一個單獨的網站

3. 小巴問題也許請交通局協助開始,觀旅局會試著補助路線的運行

---

文化局 科長

1. 停車、垃圾問題等,剛剛那個訪溪要不要打開需要社區共識,像是德國有很多小水溝,但如果訪溪裡面流的是家庭廢水,原來的廢水變成需要隱藏,水溝那麼深會不會衍生安全問題,最好還是有一個共識去決定要不要做

2. 生態系問題,每個街區自己的特色是什麼?社區節可以透過活動行銷,節慶只是短時間、單一地點,遊客要怎麼來參加這個活動?去的地方看到的東西如果都差不多,觀光客為什麼要看那麼多街?

3. 政府部門每個計畫的資源有限,希望街區計畫不要侷限在公部門預算,如果做的起來政府或許能夠做些錦上添花的協助,這樣比較可惜

4. 街區正名的問題,行政區域更名是一個大工程,會衍生許多行政工作,不是不能夠做,到底多少人能夠支持這件事?街區可以自己先放一些識別,隨著時間累積可以慢慢帶出共識,也有些像是應該用日治、或清朝的名字等問題

5. 信義街縫合,不管什麼方式相關單位會看看能否透過計畫去促成

6. 台南就這麼小,不用每個街區滿足所有需求,如果可以透過溝通平台讓個別街區發展特色,文化局也會有社造計畫家族會議

7. 企業認養街區或許可行,如果街區成員是否能夠自己先貢獻一些什麼,善盡自己的社會責任之後,大學也有 USR 計畫,但是缺乏平台去整合

8. 行政院設定明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台灣要解決城鄉不均問題,政府的補助像毒藥一樣吃多了會上癮,政府應該是塑造一個環境,讓在地居民共同維護;社造其實是在投資自己,讓整個區域共好大家都是受益者

---

交通局 科長

1. 徒步區問題希望行人友善環境,考量地方習慣,像是國華街原本六日管制會造成客戶無法進入,所以縮減為星期六。徒步區推行有一些步驟,去年有推交通寧靜區,選擇了五個區域進行,也許可以後續列入中長期計畫,當大家對於徒步區有共識才能夠進一步推行

2. 畫紅線問題,如果不是法規要求一定要畫,沒有強制的情況下希望都能夠取得居民共識,針對模糊路段很難處理;歷史街區石材鋪面也不會希望劃設紅線破壞美觀,只是沒辦法只管制觀光客卻不去管制在地居民,這會造成很大困擾,街區還沒有共識前還是會劃設必要的紅線,模糊的部份希望居民自行管理,只是街區需要自行進行道德勸說

3. 信義街切成兩段希望號誌連結,鋪面工務局、文化局應該都可以處理,行人號誌可以前往會勘,看看有沒有設置的必要

4. 美術館地下停車場由文化局管理,會對外開放,校區開放區域只要學校願意配合都可以做到,現在也在爭取建設立體停車場

---

警察局

1. 神農街機車穿越,會請警局加強巡邏

2. 媽祖樓提到的需求可以協調義交協助站崗,只是需要使用者付費

---

環保局

1. 針對垃圾問題,街區舉辦活動應該由主辦單位清潔,垃圾可以交給清潔隊進行清運

2. 街區要靠環保局清潔不太容易,需要在地店家、民眾幫忙維護,一些髒亂點環保局會透過架設攝影機舉發來減少,節慶遊客爆增環保局會試著加強相關措施

---

經費部份,普濟殿是宗教團體跟民政局申請、媽祖樓是人民團體跟文化局申請

---

神農街

1. 老街都是交通、垃圾問題,雖然沒有劃設紅線,道德勸說不一定配合,是不是可以有公權力可以參與

2. 海安路做的很漂亮,但是道路出口很多細節需要調整

3. 神農街出口應該有直接的斜坡能夠穿越,也沒有號誌燈

1. 外來的炒作很嚴重,對面的房子整排 20 多戶只有 3 戶住在裡面

2. 巷弄都是東西向,但海安路南北向切斷大部分東西向交通

陳老師 回應

1. 協會很多的程序是要透過開會處理,要過半意見才能夠處理

2. 協會 2003 成立到現在,也沒有拿很多的經費,希望經營好

文化局 回應

1. 公權力介入還是有限制,停車紅線劃設與否要有依據

2. 房租問題,檳城加入世界文化遺產有租金管制,長久造成屋主不願意維護老房子,這些老房子就慢慢凋零,所以後來廢除管制,結果大部分人被迫搬出,老城的靈魂就是這些居民,房價飆漲後確實有整修,造成更多的衝突,現在還在討論是否有可能恢復租金管制

王老師

1. 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屋簷裡面可以擺設,屋簷外面不能夠擺設,租房子的沒有辦法遵循,還是需要公權力的介入

2. 路面侵佔行為應該要有公權力介入,像是神農街 92 號

文化局

1. 於法有據的部份自然應該要有公權力介入,其他模糊空間部份就需要在地居民自行產生共識

---

台南社大

1. 未來有沒有機會產出一個條例去保存歷史街區,沒有任何的法規去約束交通、房租等等問題,需要有一個整體的想像、規劃,而不是各自為政

文化局

1. 很多老房子是私有財產,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可以幫忙整修,相對會要求有些公眾利益的回饋,透過契約去約束

2. 交通法規規定就是紅線,歷史街區如何替代可以進一步研究

---

信義街

1. 在地舊有告示牌被置換,當地居民一定反對,只是不知道能否保留

文化局

1. 回去確認

---

媽祖樓

1. 期待觀光小巴的部份

2. 媽祖樓活動進行過程已經放入各種設備,但機車還是騎進來,過去有申請路權,只是使用者付費會造成活動經費負擔

文化局

1. 活動很多都是請義交支援,一般公部門提的計畫都會有預算請義交協助交通管制,公部門大概只能夠做到部份補助

---

社區營造

1. 其實各街區可以形成一個聯盟,透過公約進行約束,由老師協助引導討論在地自治法規

2. 街區正名問題,也許可以思考路牌透過自己木雕等形式去宣傳

3. 米街做花燈要等公部門統籌可能很難,有沒有可能自發去進行,社區營造大概都是自力救濟路線

米街

1. 街區結盟,今年有像是交陪境作法,去年在媽祖樓問神,米街積極籌劃,台南有特色的街區應該要結合起來,很多街區並沒有加入比較可惜

2. 花燈想法,不是街區居民自己做的,而是比較專業的類型

媽祖樓

1. 不管什麼樣的花燈,最基本就是經費問題,社會局的預算不多,大概還是找贊助單位填補預算缺口

2. 消防問題好像沒有回應,掛了大量花燈後有風險存在

江明宗

  1. 神農街的街道鋪面目前留有許多排水通道,這些接縫通道過寬、過深,導致經常造成行人跌倒或輪椅難以穿越
  2. 海安路工程阻斷了大量東西向街道的聯繫,以神農街為例,街口走出來後分隔島的開口沒有直接銜接,必須在馬路上轉彎後才能夠進入分隔島人行空間,加上沒有號誌或標線等設施,對於行人穿越非常不便
  3. 目前各個徒步區就像是一個孤島一樣,缺乏友善的人行空間進行串連,理想上應該從火車站走出來就可以有人行步道連接到海安路,中山路、中正路兩旁都應該設置人行道,以京都為例,從火車站出來後以步行方式就可以銜接各種徒步區,因此即使炎熱的夏天也是很多遊客願意以步行的方式,擴大人行道開闢才能夠讓徒步區效益擴大

參考資料: https://medium.com/江明宗-kiang/b9ad1cd24a90

文化局

1. 之前市府在推的騎樓淨空就花了很多時間,人行道部份需要帶回研究

2. 學生志工部份,教育部已經核准,今年大概不太有辦法改變,也許未來可以有更多的社區參與提出需求,實際上還是要看

中西區、成功大學研究生

1. 台南藍線通過,綠線還沒通過,會直接貫穿歷史街區,最初是 1990 規劃高架,當時代改變,歷史街區已經劃設,或許該針對景觀的保護做些努力

2. 中西區遊客問題都是週末,為了一個週末遊客量建設綠線是不是有必要性,或許可以像其他街區規劃巴士

3. 景觀問題,高架系統都會影響整體歷史街區,希望有更多公聽會進行討論

交通局

1. 綠線還沒定案,現在交通部規定必須有一個整體運輸規劃,捷運也是規模經濟,像是高雄要繼續延伸就是需要達到一定規模

2. 台南交通事故死亡率很高,為了避免社會成本,長期來講有公共運輸的必要性,很多地方想要做徒步區,如果沒辦法發展公共運輸就會產生很多衝突

3. 景觀衝擊部份,現在台北、高雄的捷運都很大,單軌影響會相對小很多,交通局也正在規劃說明影片

協會

1. 捷運去北高坐就好,台南應該要有自己的特色,很多車流量可以引導出去,先把道路做好

2. 我們都是做露天電影,辦活動時,找資源都很難,各個局處都碰壁,我們希望導入國際活動進入台南,我們導入國際活動但是很難爭取預算

3. 租金的問題沒辦法靠街區自己處理,希望能夠有自治條例規範街區租金範圍,而不是讓投資客刻意炒作;街區很多畸零地,民眾要買要用市價進行,是否能夠有些空間給予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