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工會] 第三方突擊工時勞檢方案
專案簡介
緣由
有朋友進到某個科技公司,說出該公司關於打卡上下班、工時有些奇怪的不成文規定和生態。覺得這樣子「浪費」勞工時間的思維是很奇怪的。
要解決的問題
以下有些狀況在台灣的勞工身上屢見不鮮,也直接影響到臺灣勞工的過勞程度並間接拉低工作效率。
- 打卡下班後繼續加班
- 上司尚未下班,下屬職員不敢下班
- 甚至在某些長工時的工作,會出現有人持續工作逾24小時的情況
儘管許多的報章媒體、相關團體都知道這些問題很嚴重,但是究竟過勞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卻很難提出一個樣本量大、廣泛度夠且有代表性的量測。政府雖然有勞檢,但是因為需要事先通知公司,使得勞檢時只能得到「河蟹」的表象。因此,在政府勞檢未能有效監督企業致使其壓縮勞工權益之時,設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勞檢計畫就成為打破現狀的解法。
預定使用者
- 初期鎖定在50人以上的大型、中型的企業與團體的員工
- 長期希望能推廣到小型企業的員工
預定功能
- 員工每日做自己的第三方打卡來記錄自己的上下班時間
- 系統每日針對各企業隨機抽驗該公司的工作時數是否異常,若有異常亦無事前公告,會透過其他人力銀行的外掛程式顯示該公司工時方面的劣評
- 建立同企業、不同部門間員工自己(非經公司)的連繫網絡以催生工會
現有類似專案
相關專案
前身專案
可銜接計畫
授權方式
目前架構皆為原生計畫,尚無他人授權問題。該計畫本身採開放式,可自由取用。
使用資料
- 企業資料
- 經濟部商業司─公司及分公司基本資料查詢 (尚不確定是否合適)
專案目前狀態
構想狀態,但可能有其他團體進度較為超前。
徵求協作者
發起人/拋磚人:
- NeedsWriter: 需要文案幫手(撰寫基本資訊、報導專案etc)
- NeedsDesigner: 需要介面設計
- 手機APP介面、GPS定位與擴增實境打卡系統
- 如果需要 Android 地圖技術可以用鄉民風水師的 Code 來改喔
- NeedsTech: 需要技術支援(程式、架站 etc)
- NeedsTalkingToRealPerson: 需要有人幫忙和其他機關聯絡
實作細節(非技術背景可跳填)
協作工具
- github repo:
- hackfoldr 工作資料夾網址:
- google drive 共用資料夾網址:
進度與 to-do
- product planning(recommanded procedure from justin lee / 李易修)
- strategy
- scope
- structure
- wireframe
- visual
- web front-end
- web back-end
- ui / visual design
成果展示(規劃文件、雛形/草稿、原型/初稿、正式發佈/完稿)
加入手機APP檢驗施行辦法
- 招募願意加入該計畫的會員,但是部分工作型態較特殊的行業先保留
- 設定標準的抽樣頻率,目標先以100人以上的企業為主,對於小型企業的部分採取非硬性要求但鼓勵參與的態度
- 第三方勞檢單位與會員在上班前與下班後在公司之外約定的地方打第三方勞檢單位的上下班卡
- 若出現異常加班的情形,需由負責之主管提出報告書,報告書之後將於勞檢平台上公開。
打卡方法
- 打卡方法一:設定實際的打卡點,讓會員使用手機NFC或RFID卡到該打卡點打卡進行勞檢
- 優點:方法最簡單,操作技巧最低
- 缺點:機器及空間成本高,若無法廣設點會造成會員負擔
- 破解法:企業只要留意到有哪些員工上班前有去打卡的,下班時只放該批員工準時下班
- 打卡方法二:利用如超商等地點的服務,使用該地方的器材使用NFC或RFID打卡
- 優點:操作技巧簡單,隱匿性優於方法一
- 缺點:對於部分位處偏遠的企業勞工會員,額外打卡仍是負擔。此外亦要討論與超商合作之成本
- 打卡方法三:參考自Ingress,將打卡點擺在該App所製造出的擴增實境地點,使用者在該地點用GPS打卡
- 優點:幾乎無架點成本、所需人力與器材折舊問題,有利於廣設打卡點、壓低參與負荷、提高抽檢頻率,隱匿性最高,由於擴增實際的設置所需成本極低,亦可設計成多層次的擴增實際空間,受訪會員再依系統給的密鑰進入設置打卡層的層級。
- 缺點:最容易出現技術問題,亦要擔心被假GPS干擾的問題。過程虛擬器材居多,參與勞檢的會員忘記風險最高,若需提醒系統其隱匿性會被打破
機制
- 藉由參與此方案的會員上下班時參與第三方打卡,並將抽驗結果公開。
- 亦可邀請大眾及相關工會人士直接對企業提出的加班報告進行監督,若企業無合理理由長期加班,會被降評等,亦可用外掛程式對應在人力銀行上,給使用者做更多資訊的參考。
- 若企業是採取主動配合且公時控管得宜,可以用升評作為獎勵。
- 但詳細的操作準則仍有待廣集各方意見與討論。
額外好處
- 可促成同一企業的會員形成會員群,若該企業尚無工會則有助於該企業工會的催生。
宣傳推廣的挑戰
- 初期如何在勞工和傳媒之間建立公信力
- 如何在勞工之間廣為宣傳,卻又不會讓企業主知道此事的太多訊息
權益管理上的挑戰
- 如何避免會員因為企業提供好處而出現破壞行為,影響整體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