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4 @全促會
參與者
全促會:志彬、珮菁
經典:哲瑋
會議過程大致描述
前兩次的聚會已初步把都市農業、都市農耕,這兩個面向,逐漸分開來談。所以本次會議也延續談到相關的意見:
- 許多朋友也提出(志彬提到的一位朋友、fifi),農業自治條例,與都會區農耕推動機制,會是不同的概念與想法
- 黃瑞茂老師擔心自治條例,是否疊床架屋
- 哲瑋建議理想上不同行政區與地理環境,需要不同的機制
- 哲瑋表示,城市農業如果並非著重農產量,那什麼會是什麼核心?農業教育?產銷?社會公共交往契機?
- 哲瑋初步的理解,台北市的農業主管機關為產業發展局,若是以鄰里公共生活為核心,則民政與區公所體系較容易發揮,不建議由空間主管機關主導
- 志彬提到,法國的兒童鄰里空間,是每個鄰里都會設置的,形成一種公共交往空間與普遍認知;都市中的農夫市集、園圃,是否可能也類似上述的狀態,普遍設置呢?
接著,談到台北盆地目前已有的農業生產環境
- 相關案例
- 北投區,士林社大,農業聚落的調查,並且籌辦農夫市集
- 內湖白石湖,大地工程處似乎有扮演營造角色
- 新北市樹梅坑溪上游,里長種植梅樹,並將梅子進行加工
- 深坑、坪林
- 淡水
- 此類區位,涉及保護區管制,近期台北市針對保護區的管制強度進行審理,新聞
- 哲瑋提到,大安區、六張犁等地區,其傳統繞境還是多少體現了盆地以前農業生產環境所遺留下了的路線、習俗、神明屬性等等,更多文史資料可詢問文史工作者 許泰英
對於都市中的空間作為農業生產基地,本次也初步進行一些經驗歸納:
- 市民農園,是產發局委託農會辦理的
- 河灘地,有相關法規管制,不容易再闢設為園圃
- 公園,有相關法規與局處業務慣性,目前不容易將公園用地
- 公寓大廈的空間,會相關案例,但並非完全公共開放
- 公有建築物屋頂,有案例,但也不容易完全公共開放
- 國有財產署非公用土地,開放民間綠美化認養,但由於國產署對於全國占地耕種議題有所顧慮,雖然有個案,但不容易全面認同國產署土地進行農耕
- 其他部會經管土地、軍用地、市有土地,目前看起來,較容易融入農耕元素
- 土地經管機關,交由各地區公所代管,再交由里長認養
- 社區鄰里頭人與民意代表,扮演重要角色
- 哲瑋提到,一種作法可能是在當前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中,建議增設一種土地使用項目「都市園圃」,並說明其內涵,允許的區位
- 哲瑋提到,都市園圃,目前十分關聯著環境綠美化的政策與作法;哲瑋提到,北市產發局有花園城市的綠美化計畫,為開口合約;經典曾協助里長與綠美化設計單位一起討論空地設計內容,試著融入特色主題、農耕元素、里民使用情境。或許對於里長來說,先接受空地綠美化,再接受農耕園圃的創設,感覺起來會是主流的反應。
所以,聚焦在都市園圃出版品的企劃討論
- 稍微釐清都市園圃的主要宣傳對象
- 一般市民,對於農耕與環境有興趣
- 里長與里長候選人,尤其是都市中密集居住地區
- 也發想了一個於 flyingV 發起群眾募資出版企劃
- 實體出版品
- 擺放在台北市12所社區大學空間
- 配合社區大學,發起說明講座
- 網路介面的電子版
- 哲瑋聯想到粉紅豹芳惠老師曾提到,想設立一個都市農耕地圖的網站企劃
經過一段上述的綜合性探討後,建議:
- 自治條例的部分,目前暫以多方交流的階段來持續梳理
- 園圃的部分,先進行案例整理,歸納操作流程,難易度,管理制度,注意事項等
結語要點
行政事務
- 下次開會時間:07/08 (二) 下午 2:00-5:00 於全促會辦公室
工作項目
- 期間,由哲瑋整理社區園圃案例
- 全促會,聯繫邀請文山區忠順里里長與會,針對社區園圃給予意見
- 志彬提到,可邀請楊儒門來給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