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民主 - 真度計

專案簡介

專案說明

發起人/拋磚人

相關專案:

目標與功能(要如何解決)

預定功能

預定使用者

要解決的問題

現有類似專案

(現成的是否可以直接使用?或者有什麼不足之處?國外專案可參考?)

相關專案

(衍生自某專案/衍生出某專案/API串接自某專案.)

希望可以有爬新聞的 API …

授權方式

(程式碼部分如 MIT/BSD /文件部分,如 CC-BY)

我之前自己都是用 BSD 3-Clause ,但因為還沒有開始寫 ,所以其實都可以XD

使用資料

http://disa.csie.org:5566/data/

專案目前狀態

(構想 / 規劃 / 雛形 / 實作)

請見最下面的 "成果展示" 。

徵求協作者

發起人/拋磚人:

分工與成員 (請自行填寫)

實作細節(非技術背景可跳填)

協作工具

Todo List

缺漏的選舉公報:

1989 縣市長選舉 - 宜蘭縣 - 縣長

1998 縣市議員選舉 - 桃園縣第 3 選舉區 - 縣議員

1998 縣市議員選舉 - 基隆市第 2 選舉區 - 市議員

1998 縣市議員選舉 - 基隆市第 6 選舉區 - 市議員

1998 縣市議員選舉 - 苗栗縣第 4 選舉區 - 縣議員

1998 縣市議員選舉 - 彰化縣第 1 選舉區 - 縣議員

1998 縣市議員選舉 - 彰化縣第 4 選舉區 - 縣議員

1998 縣市議員選舉 - 屏東縣第 6 選舉區 - 縣議員

1998 縣市議員選舉 - 澎湖縣第 1 選舉區 - 縣議員

2002 縣市議員選舉 - 基隆市第 6 選舉區 - 市議員

2002 縣市議員選舉 - 彰化縣第 1 選舉區 - 縣議員

2002 縣市議員選舉 - 南投縣第 3 選舉區 - 縣議員

2002 縣市議員選舉 - 屏東縣第 6 選舉區 - 縣議員

2002 縣市議員選舉 - 澎湖縣第 1 選舉區 - 縣議員

2002 縣市議員選舉 - 金門縣 - 縣議員

成果展示(規劃文件、雛形/草稿、原型/初稿、正式發佈/完稿)

初步構想的 wireframe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B3d_9Bh5cXysQUSUKMfDO9z1qF7r6ZmIkhfGQhY4mtc/pub?start=false&loop=false&delayms=3000

Database 的 ER Diagram

https://docs.google.com/draings/d/1EGtlENxrRaW0bpdZnxlqV516nmoz8VtOhoIZpqnrG1Y/edit

目前空虛的已經有一些候選人的基本資料了的首頁

http://disa.csie.org:5566/

我把這二十幾年比較大的選舉都爬進 database 裡了,整理成以下:

http://disa.csie.org:5566/data/elected/

可以看現在的候選人們,哪些之前有當過公僕的。

試著用星等來標註政見的完成度:

http://disa.csie.org:5566/about/stars/

不知道適不適合,請各位批評討論。

然後實際上標註出來可能會是像這種感覺:

http://disa.csie.org:5566/candidate/%E6%B8%B8%E9%8C%AB%E5%A0%83

資料還是半假半真,請大家包涵…

使用者許願

討論問與答整理

真度計沒約松 2014/10/22

真度計沒約松 2014/10/1

動民主松 2014/5/16

Q: 要選哪些政見放進來?

A: 以縣市議員為例,政見主要有這幾個來源:

  1. 選舉公報、媒體報導
  2. 演講場(造勢活動),自己辦的場子,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政見。
  3. 各類團體活動,針對不同團體提出相關政見。
  4. 選民聚會(廟口泡茶、公園拜訪或三五人小型聚會),交際應酬的談話。

其中 a 與 b 一般民眾要幫忙比較方便判斷,而 c 與 d 必須有當地或該團體的人才能夠收集到。此外,應該要設計 Double Check 機制,避免重複、亂入的情形。

政見來源會有幾個:

選舉公報、媒體報導---如果找各縣市的民眾去採訪候選人,讓g0v做媒體,這樣可行嗎?

Q: 怎麼判定一個政見有沒有實現?

A: 例如蔡正元立委說要把松山機場拉到外海,然後黨內有提案被擋,應該還是不算完成,但至少一開始有做。我希望在真度計裡是看得出來 "完全沒做" 、 "只有剛當選時有在做" 、 "一直都在努力做" 這三個的差別。

絕對不能像研考會一樣,只要有上公文都算完成,就會變成馬英九 97% 政見完成率

Q: 政策和政見的關係是什麼?

A: 政見,你就想像是執政者提出來的 "戰略" ,執政後我就會要我的管轄群提出各種政策 (戰術) 。用經濟政策來說,我要完成 633 這個政見的話,我就要進行甲、乙、丙這些政策,讓 633 可以呈現。

"政見"是計畫與承諾。"政策"是執行的方法。 

Q: 一條政策是怎麼擬定出來的?

A: 政策擬定本身有幾個特質 ,而且很多不是獨立,是連動的:

  1. 事務官擬定:事務官在其自身專業範圍內想要推動的政策。
  2. 團體或請願:通常見於團體或一些人民請願案。
  3. 執政者的提案:依照政黨或執政者個意識進行提案或施行。
  4. 創制:目前台灣還是沒有辦法做這件事情的案例。

Q: 目前台灣的政策提出以及陳列方法的問題有哪些?

A: 從 a0kman 的說明裡,整理出這幾點:

  1. 執政者或黨擺上去的政務官,以及而政務官指派單位的局、所長是否適任。
  2. 政務官過度凌駕事務官。

Q: 英國的文官長制度是怎麼回事呢?

A: 政務官提出需求之後,各相關單位的事務官則研擬各種可能政策,供政務官去選。

這樣子做,不僅可以篩選掉一些過度偏激的政策,更可以讓全民看到各種的考量變化,這樣之後因為施政後可能帶來的變化也有可能比較容易接受。或許也可以讓一些團體或小黨提出來的法案更容易被看見也更容易被一些大一點的政黨或團體接納或吸納。

以上只是簡單的整理,如果想看完整討論在這裡:

https://g0v.hackpad.com/ur06eAVZRGo#:h=2014/5/16-(併啥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