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6 與臺北市市長交流

最新內容請至以下頁面

https://g0v.hackmd.io/csFOFPYkTYSdHpynkGgTjA?view

說明:2018年8月26日,由臺灣新鄉村協會主辦,邀集民間夥伴與柯文哲市長一同交流田園城市政策這幾年推動的心得與未來的展望。

活動過程影片

活動過程影片:https://youtu.be/d_33tPwI2gE

當日活動提出的未來建議方向

「田園城市」計畫並非傳統的綠化工程,而是站在食農教育、社區交流、空間創意、社會公益、永續生態與都市景觀的多元價值下,鼓勵在有限的都市空間中找尋可以綠化的閒置空間、建築屋頂、校園空間與任何有趣的社區角落,種植可食性植物,創造生態友善的城市風景。

「田園城市」計畫除了可以創造更多的綠化空間外,我們也鼓勵社區以符合永續精神的手法來打造田園基地,同時也利用經營田園基地的機會,促進里民交流與推廣食農教育,在校園內也讓食農的教案融入在自然科學的課程中,讓都市的小朋友可以了解他們吃進去的食物與整個糧食系統的關係。

臺北市的市政推廣向來強調環保和綠能的價值信念,在我們帶頭推行「田園城市」之下,臺北市至今已累積闢建16萬餘平方公尺的田園基地,並且有超過9萬人次參與種植。這些田園基地,大多建置在都市中吸熱材料的空間上,大大的降低了台北市吸熱材料的總面積,也減少了熱島效應的影響。

後續的田園城市計畫,我們將捲動更多的參與人次與參與面積,促動更多的家庭來參與這場都市的綠色行動,本次活動提出的未來建議方向:

(一)掌握執行課題、優化推動方法

1.傾聽參與者的回饋,解決可以解決的問題(年度預算編列前)

2.找出潛在參與者目前無法參與的問題,促成家庭參與者的人口數量

3.規劃陪伴團隊,提供經營管理上的輔導與支持

4.持續朝向永續與循環經濟面向來構思田園城市的發展性

5.持續鼓勵學校以田園基地當作推動食農教育的基礎

6.構思田園基地特色化,讓田園基地真正成為都市的風景

7.關懷弱勢族群的參與,發展社會性農業。

8.在十二個行政區設立分區的田園城市民眾推動委員會,結合在地知識系統與社

區大學系統規劃出具有在地特色的田園城市推動策略。

(二)幫田園城市創造科學底蘊

協助議題研究經費,鼓勵學術研究人員或都市農耕實踐者們,針對當前都市農耕重要議題進行研究與深化,其成果可供公眾參考利用。

.可以強化園藝輔助治療面向,跟療養機構與醫療院所合作。

.追蹤參與者的身心靈轉變,讓硬體的KPI漸變成軟體的KPI。

.環境感測技術與田園基地場域結合。

.田園城市可以在減緩都市熱島與永續城市中扮演的角色

(三)分享都市農耕的美好

.田園生活者的美好

.由下而上,讓生活農耕變成一股潮流。

.分享型活動,例如舉辦「田園日」歡迎平時好奇都市農耕的市民朋友,實際參訪田園基地,建立園圃與市民們的多元連結。

.都市服務的供給

.以產業化的方式,創造都市食農供需市場。

.城市形象的建立

.加強國際交流,與國際城市學習與經驗交換。

.形塑郊山特色農業環境與都市農耕,形成臺北觀光推廣特點。

(四)讓田園銀行變成田園平台

了解田園經營者的參與經驗,讓田園銀行變成田園平台,提供各種田園的資源與支援,讓田園參與者、潛力參與者、物資需求者、知識需求者與人力需求者可以獲得全方位的訊息,將會植入以下功能。

1.找土地(把可申請認養的潛力田園基地上線)

2.找人力(近年培養的志工與師資透過資料庫媒合到需要的單位)

3.找物資(鼓勵環保永續,線上進行物資交換與分享)

4.找課程(將各種課程的資訊整合進來讓單位申請與參與)

5.找蔬果(鼓勵田園基地線上登錄可分享的蔬果讓需求單位申請)

6.找顧問(協助剛要啟動的田園進行整合性的田園建置診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