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tw 使用者訪談 #1 Che-Wei Liu 

#ggv ,中央助聽器計畫,現在有正式 domain name: sense.tw 啦!目標是要做跨文本的線上意見整理工具,會先從標註政府開會時的單一文本 pdf 開始。

這次使用者訪談想針對常常在科技社群裡出沒整理意見、發起活動、會跟政府單位交涉開會的人。

目的:整理這些人整理社群意見與政府交涉的動機、流程、痛點。

Che-wei 簡介自己背景:都市空間營造

Q: 你在遇到議題會做資料收集嗎?

A: 我自己粗略分,一種是實體空間的活化,另一種是公有空間的機制。

怎麼讓政府看到資料釋出,會有什麼。

Q: 在實體空間去利用的時候,應該會有資訊的傳遞

A: 實體空間涉及到的議題和人。以對面那塊空地而言,農民市集做過什麼使用。一開始會先去釐清那塊地的關係人是誰。例如產權、關係人(像是關心樹的團體)、文化資產的人,這不一定是看現地的人可以看到,或是八德商圈的協會。會有人事物的盤點,盤點之後會有一些,操作會有什麼方向可以談一談。

可能我們作為一般的人,不是以官方的角度看這塊空地。一般市民會有對於這塊地有什麼想法。不一定一般的人作為啟動的人,一直有想法就會一直去帶,例如我可能會覺得低度利用會有更好地利用。如果沒有想法的話會多繞一繞,有想法就會往那邊推動,有沒有專案目的會影響。

如果是說真實空間,多半是真實空間凝聚階段,要怎麼把新的想法講清楚。假設,停車場可以做些什麼,可能是兩三個字眼與模糊的案例,這些想法慢慢收集出來,要慢慢具體化。這個工作方法有實體的做法,也有.......,實體的方法比較簡單。讓參與者到場理解可能性,不管是大家現場開始工作出一些方案,可以有一些取向讓大家選擇。實際上是看關係人的狀況。例如商圈的人想要蓋商場,樹保的人要樹保,如果可以預期想法就是來打架的,就不會選用會議上會僵住的做法。

Q: 所以在做這件事之前,瞭解利益關係人的看法是很重要的?

A: 很重要,不然會沒辦法邀請,不然會不知道怎麼去帶。有時候不同意見的人要拉開來討論。以這塊地為例,大家都知道大家的想法,會低度利用是因為大家沒有共識,就放在那邊。關係人之間跟關係人本身的意向是會需要先去看。我們不會做價值判斷。

Q: 所以比較像是在各個期望之中去找出可以做的切入點?

A: 那也太目的。其實鬆開來看也不一定要有整合出來的東西。那都變成是專案型的目的,也可以是不要有共識作為目的。

Q: 所以你會先聯絡相關關係人?

A: 但也會有不能打草驚蛇的問題。但這是很其次的判斷。但如果可以做一些訪談,可以從一些轉述型的資料。例如這個組織曾經對於相關議題做出怎樣的倡議行動。如果有一個專案目的,例如找出大家可以去活用這塊地的方法,這是專案目的。也有可能做專案的人想要引入不同專案的想法。可能調查完之後,發現....例如,調查完之後發現不一定要做特定產業,可能去引入不同團體做引導討論。所以專案推動的人會有差,例如早一點或晚一點讓樹保團體的人知道。

Q: 另外一個推動經驗,天龍特公地與北市府的閒置空間網頁

A: 在做完天龍特公地之後(這是民間自己做的)。主要是台北市政府有釋出資料,很多公有空間都是希望民間跟它一起活用。例如小坪數的空間、宿舍,公務單位不太可能要公務單位進去用。但對社區的人來說,以社區去經營社區空間的尺度,還可以。市長看到天龍特工地,就可以看到官方這邊可以呈現出小坪數的空間,去知道這個空間怎樣使用。請財政局作為主政單位,資料、技術單位。因為做這個開始跟台北市政府合作。資料其實他們有,他們好奇的是資料怎麼變成地圖。有些技術環節,以市政府的技術能力是沒有的人,所以通過青年事務委員會的人用半官方的人去邀請我和其他人,例如我就回饋說我拿了 excel 資料到黑客松,技術環節有寫工作日誌,可以參考技術是怎麼做的。這種半官方、半民間的身份跟我互動之後,委員會知道可以做這件事,去邀請這些人作為諮詢的角色。透過會議的方式,一次次,一開始先確認資料的狀況,會需要哪些人去做哪些事,例如需借重工程師的哪些技術,以及告訴他們開源網站他們可以拿去用。

Q: 實體流程?

A: 那幾次實體會議都是官方主辦,所以有他們的形式。有一個主席,列席單位、與會單位。會議主持比較傳統,有一些議程,照議程走,例如議程一、二。很不靈活,所以要 brainstorming 很難插進來,除非主事者意識到大家有要細部討論。傳統上都是一問一答,主持人問,但回答不一定有實質的回答。一般看得到行政會議的課題在裡面。

Q: 如果來了打混的人?

A: 如果主持人希望制衡這種人,就會 cue 別人,逼他們進一步的提問,除非進一步挖。當然有時候會有很主動投入的單位。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開這種會。市府開始問到我們,到弄完花了半年到一年,但如果我們仔細精算工作時數,可能不到三天就做完。資料一直都有,但是不同局處要彙整,花了很多時間在行政會議上面。許多次的會議,要等到會議結束了,大家起身的時候才會去問資料的現狀是怎樣,要怎樣去繼續。很多是靠會後時間去協調實際溝通。行政會議當下會去決議下一個會議前要做什麼,執行細節都是會議後的互動。

Q: 每次開會跟每次開會之間的進展是明顯感受到的嗎?有什麼文件可以知道?

A: 台北市政府不習慣在會議前先把進度網上丟的習慣或工具。需要當下到會議當天,才知道交辦的問題是什麼,常會選擇性的不在過程中就會去解決,等到會議才會處理,也有可能中間很積極就非常積極的處理了。縱然他非常想要做這件事,不像在協作工具,沒有刻意告訴大家,大家也可以看到進度的東西。還是要電話跟他談,必須要問到那個人去跟他談。沒辦法在平時之間看到問題在哪,必須在會議中間才發現。除非他自己求救,不然要下次會議才遇的到。唐鳳在做的事情,就是要解決他們辦公室平時溝通的問題,例如 sandstorm,他們應該有 survey 一些課題,在業務與行政文化內如何去推。你們也可以去問 chihao,他是青委會的委員,一個月開一次會,我要如何知道哪個會議的近況?他有提共筆文件的做法,可以問行政部門接受的程度跟做法。他走了之後,這件事情好像也沒有持續。

Q: 市政府想要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沒有請你們先丟資料讓他們研究嗎?

A: 半官方半民間的人來接觸的時候,我能給的都給了。互動歷程紀錄:https://g0v.hackpad.tw/AHSDmIcE01y

Q: 只是要等到開會的時候,市府的人才會拋出問題來?

A: 不過我們提供的是我們做的經驗。他們要做的會不一樣。例如他們除了空地資料,還有建築物類的資料也需要呈現。有些目的跟需求跟我們不一樣,例如有建築物的特性也好、想要放出照片。會有他專案目的下的需求。

A: 我講一下我的角色,我不是寫程式的。例如提供天龍特公地的經驗,對於空間議題工程師可以提供幫助的環節,相互的節奏是什麼。一個是技術,市政府當下需要的技術環節是什麼,我回到 g0v 中去問技術環節,那位工程師願不願意幫忙協助。但我沒有......,總是會問。還有一個是幫政府去想,招標,可以編一百萬在明年做完。可以找資訊廠商幫你做,只時間點要現在先編預算,明年執行,只是這樣跟民間有啥互動。於是請青年事務委員會的人來 g0v 黑客松提案,讓大家知道有這件事,現場也可以再多收集一些想法。也是多 push 他們一些,讓他們跟民間合作比較有意義,讓大家曉得這件事。

Q: 有沒有人在過程以比較政策性的意見加入?

A: 一開始民間做那筆資料的時候,就是來自 NGO 的一筆資料。本來就關心空地有什麼政策性的做法。後來在跟市政府互動的階段,比較多的是民間。對市府來說是民間來用,民間覺得好不好用,民間要租閒置空間時,他要做的事情有沒有被網站考量到。不管你是從這樣潛在的客戶端去思考網站如何幫助到他們,但我不確定市政府有沒有去深化,因為地圖已經做完了。但要再去優化民間去看到照片、位置、形狀、屋況,可能要再用 workshop 的方式找深化。

Q: 民間團體的意見是透過什麼管道?

A: 現在的時間點,十二月初有弄那個記者會。開始有那個互動還沒發生,或是發生了我不曉得。其實,關注這個議題的人要主動去邀請,不是每個路人都有,例如社區的組織者、里長、空間經營者,這不是所有都適合,需要主動去邀請他們來。用工作坊去理清楚。在有網路工具之前,也有行政業務在執行,過去怎麼做的,例如打電話的環節、管理單位的訊息,可以一次整合在網站上面。這些可能性要去揪那個回應。

Q: 你提案的內容是什麼?

A: 是 g0v 的黑客松,我們一開始很簡單的去提案,第一次提案沒有那筆資料,我們只是說有聽到公有地 BOT,我們有轉述一些研究型的論文,所以邀請有興趣的人,一起幫忙爬資料,那時候民間沒有資料,官方未釋出開放資料。後來階段性成果拿去給 NGO 說有去提案這個事情,那時候不知道他們有資料,發現工程師可以做成地圖、資訊化的介面。他們有主動提出他們有清單型的資料,大家看完之後知道有地號,在官方那邊有形狀與地理位置,於是就再往下做。

Q: 你那時候拋出議題之後,是怎麼找到隊員進行討論的?

A: 我們去大松提的時候,不是技術背景。有興趣的工程師,當天有來聊。基本的開始是我們有什麼。國有財產署的招標網頁上有露出一些公有地招標資料。就開網頁給大家看。例如國產署的網站,地號、多少坪、地址。工程師那時候就有拋出有地號可以的地圖化。我們有一半議題一半資訊工程師的人,我們的方案是成立 FB 社團,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不太會進 slack,未來應該陸陸續續會有一般人加入,讓路人市民可以進到社團裡面。當然 GitHub 有,資料和網頁放在那邊。

Q: 臉書社團就是 post 資料上去大家給 comments?

A: 不過我們後來有資料後。就有工作目標,有實體小松聚會。有議題有技術的人,兩三次的小松把東西做完。FB 不太適合專案工作討論,但是對於我們做完這些東西,有新的訊息,跟我們訊息滿相近的。不是工作型的討論。

Q: 那時候工作型的討論?

A: 那時候就是靠小松解決。專案規模不大,沒那麼複雜,已經看得到目標。

Q: FB 社團後來有多少人?

A: 現在有 136 人。資訊局同仁、財政局、地政局同仁也在裡面,他們也會看一些 PO 文。關心的人進社團之後,找人會比較簡單。有 NGO、技術、官方的人都可以進來。我個人會把比較具有重複性值的素材,貼在單一串留言,去把重要資訊往上推,主要目的是之後找資料比較方便。

Q: 大家有關心你們的進度嗎?

A: 上次大松有人問進度。

A: hackpad 比較像是用在紀錄。例如開會時市政府跟我們的互動,紀錄文字。

Q: 後續大家有用 hackpad 幹嘛嗎?

A: 有很雜的 haclfoldr,我偶爾會去補充資料。但是議題人的管理習慣很龐雜,搞了好幾十頁。下的分類是議題的人的分類。http://hackfoldr.org/POPonFire/

比較像是 ETBlue 做的 debater 的工具。都比較敘述,要比較有議題 sense 的人,才知道這些資料可以做什麼。最後都是來問我,我再用聊的方式,看對方有興趣的是什麼。

地圖在解釋某些議題上是有效果的

地圖其實不是個讓你看很仔細的東西,但讓你覺得你領略了什麼。因為你不會每個表單去細查。絕大部份人不會做到表單的細查程度。例如最近的中正紀念堂,比較不是空間背景,沒有發揮空間的效果,例如做 3D 模型,把所有方案模型都弄出來。

pre

ing

post

Pre

政府一定有政策目的/想要做的事情,我們會先釐清他們到底想要幹麻(具體工作事項、用意)

Q: 所以政府不會一開始就明確講?

A: 工作事項很明確,但是誰主導(最上頭到哪)、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不會明講。以公有地為例,很明顯是市長說要做。我們也透過委員瞭解到局長也想要做。有什麼決議是要誰在場的人去決定。

釐清可以抓的施力點在哪裡。

目前都是人在主導。他們到底看了什麼才有這個念頭?(去理解他們開始在什麼情境下有什麼政策念頭,參照點)

ing

每個議題的過程不太一樣。時間長短不一樣。網站有很物件化的成果。

post

政府的人會一直換,廣義會變化,要考慮行政體系人事的變動,進展型的成果會不確定。

議題 follow 會希望持續一點,要怎麼讓它變成業務類型而不是靈感型的東西,才不會主事者換了就沒了。

政府的流動率比民間大。民間會持續關心,因此可以持續彙整,除非正規化變成業務。

Q: 要做工作坊的討論工具是怎麼決定的?

A: 我們做最多的是空間規劃,像是柏林這種比較初期,是凝聚方案的。他用的形式要大家表達自己的想法,他沒有要激起衝突或是共識的部分。http://www.freespaceberlin.org/

如果要有共識的話,可以先判斷爭點的議題在哪邊。我們自己做空間設計的,會知道哪些事情會有引起衝突,有可能衝突、有可能整合。也有可能我們內部大家先扮演不同角色。每個表達者去表達,到底要是整合還是讓爭議被談出來。

如果有一些共識方案,我們要怎麼落實? 例如現在有樹的位置不蓋,細節怎麼辦?例如你可以到現場說,保留樹的半徑是要多長,畫一條線,有一些是用模型。比較多元的做法在裡面,進一步還有材料去談。

做行政部門的決策、研究、檢討、資源的編列、農民曆。

例如有具體預算、立法委員談科技的委員會。

政府結案、編列預算的時間

去判斷什麼時間是最適合 brainstorming 的場合

潛在的沒辦法發言的人要去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