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從何時起加入g0v?參與過哪些專案?如何知道g0v?
g0v 沒有內外、虛實的邊界,所以也很難定義何時發生「加入」這個事件。
曾替早期 g0v.tw 官網規劃新手教學,近期有替 g0v 基礎建設的專案列表製作編輯器。其他就平時機動填坑。
今年一月向 g0v grant 提出 Civil Archive 專案。
第一次瞭解 g0v 的文化是在 2013 年 4 月的 OSDC。
2) 能否選一兩個專案詳細講講開發過程?g0v去中心化/非階層式的特點在專案開發層面有無體現?是否依然存在暫時性的“領導小組”指揮各方面的工作?是否關心有多少人在使用,或是哪些人群在使用?
開放專案的特色是:每個需求、每個討論、每一行程式碼都有各自的領導者。透過並行且高速交替的領導權,來建立面對變化的彈性,並且完成長期的成果
3)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社群,g0v在社群發展上有相較於傳統社會組織有哪些優勢?又遇到哪些問題?OCF 這樣的組織與g0v社群有怎樣的聯繫?
傳統組織可透過架構與規範控制成員,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有穩定、及格的產出
非組織捨去架構,可以高度並行運作而提高效率
由於許多實體組織需要有同樣的實體作為溝通窗口,許多開放社群難以提供此種介面,OCF 便是協助開放社群對外溝通的代理橋樑。
4) 你有沒有參與過社群基礎建設?或是線下活動,比如黑客松的組織工作?
常參與各大小松,也曾協助一些可遠端執行的基礎建設。例:新手教學。
5) 是什麼吸引了眾多的“沒有人”自願加入g0v?你自己加入時抱著什麼想法呢?对于g0v的开放数据,去中心化,开源协作等观念,你怎么看?
同(1),我不覺得有何種行為可被稱做「加入」g0v。
自從我開始接觸資訊領域,開放、去中心化、協作等觀念早已是我習慣的工作方式,執行起來也最舒適有效率。因此 g0v 能跨越虛實打造同樣的文化環境,我也相當樂見。
6) g0v的專案開發有哪些主要策略(獨立的data viz或是crowdsourcing? 與政企合作?等等)?
開源是共同的基準。除此之外皆由參與者各自發揮。
7) 不同策略背後有什麼考量(如從外部施壓逼迫政府開放資料,或是“打入”政府內部尋求改變,等等)?如何看待g0v與政府的關係?
各人採取的策略我不瞭解其考量,直接詢問當事人會較清楚。
g0v 代表的是一種工作方式與文化氣氛。任何人都可以選擇(或拒絕)接受此種工作方式與文化。
8) 開發專案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聲音?你們如何處置爭議,回應不同意見?另外,g0v專案會否迴避涉及特定的政治立場,以避免爭議?
g0v 沒有主體與疆界,自然無法有單一立場。
面對爭議時,如同 (2) 提到的,開源專案的領導權隨時都在分支(fork),不同意見的人當然也可以隨時 fork。實做後若願意互相溝痛,都可自然發展。
g0v 專案大多以客觀的資料呈現,或是各立場皆可使用的工具為主。與其說迴避,不如說是鼓勵各個立場都來使用這些專案的成果。
9) 你平時有無其它形式的政治參與或是公民參與活動?例如參與選舉,加入黨派或會員組織,參與政治集會,社會運動等等。是否關注時政訊息?
在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中,隨時的生活都是一種政治參與
全文以上述授權釋出,如不同意請勿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