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民主、社會參與的數位與時代變遷」

twnic 2018 網際網路趨勢研討會 3/30 分場論壇

http://bit.ly/OCF-330

時間:3/30 下午 3:10 

主題:開放、民主、社會參與的數位與時代變遷

主持人:吳銘軒副執行長 開放文化基金會

與談人:

歡迎所有參與者到 https://sli.do 輸入房號「OCF-330」向與談人提問

活動共筆區

顧爾德總編輯 新新聞

>>> 公民力量遇上銳實力

溝通與傳播的典範

案例

個人媒體

I.F. Stone: I.F. Stone’s Weekly 查政府公報之後,將政府不實的資訊整理出來發行週報。

李普曼

杜威 民對政府宣傳不信任,造成人民主的危機 > 倡導參與式民主

自從社群媒體出現後.....

是理想的媒體嗎?

杜威理想中的和諧公民社會出現了嗎?不見得。出現劍橋分析濫用FB個資的情形。

強大國家組織介入社群媒體,企圖控制 > 假新聞出現

Sharp Power v.s Soft Power

Soft=透過價值溝通贏得人心

Sharp=操控人心以贏得輿論。威權者藉由銳實力滲入社會細部,激化既有的分歧

民主國家能面臨銳實力的挑戰嗎?只有威權國家會用銳實力滲透嗎?

Q: 在社會內部,有權勢的企業組織、國家政府操控傳播,Stone與Dewey倡導的公民分工協力真能對抗組織?

是操控還是軟實力?

Q: 面對外來的銳實力,政府如何介入?公民能做甚麼?

張哲宣總監 批踢踢實業坊

>>> 鄉民文化與台灣民主發展的剖析觀察

批踢踢簡介

  1. 流通校園消息用的學生站台,常有第一手消息和八卦,演變成記者取材管道
  2. 使用族群進入社會後,關注議題改變,從單純的校園議題轉變為社會、家庭婆媳等議題。使用者透過新舊媒體表達自己想法,批踢踢漸漸與現實生活有關,越來越多人寫了分析長文貼在新媒體,希望讓傳統媒體報章雜誌報導,藉此影響社會。
  3. 參與社會事件,在人氣很大的版或成為專版,迅速累積效應 ex. 莫拉克風災、洪仲丘事件、太楊花學運、台灣選舉、八仙塵暴、華航罷工。特色 >>> 突出的個人意見會被注目並散播
  1. 匿名性,不必考量身邊認識的人看法,能暢所欲言。
  2. 有更多的聽眾接收訊息。
  3. 知識分子組成
  4. 人人皆可有話語權。傳統媒體不會給市井小民表達看法的機會
  5. 非營利站台
  1. 訊息流通的速度過快。一則議題的討論可能討論熱度只延續1-2天,一些議題(例如勞基法)的深度可能難以在如此短的時間深入剖析。
  2. 仇恨性與謠言類文章
  3. 無法消弭團體間的對立(討論只在同溫層之間,不同層之間就是爭執)
  4. 帶有立場的懶人包,容易失去客觀性。

瞿筱葳發起人 g0v 零時政府

網路帶來的新的溝通模式

  1. 新的連結方式: open collaboration
  2. 新的問題意識: open data
  3. 新的公私關係: civic tech v.s gov tech

媒體的演化

David Reed:

開放知識基金會對於open data的定義: 可得性與可讀性、重新使用與散播、分享的普遍性

公民x科技力: 開源精神x網路自由x開放近用

文件到資料 g0v 從民間發起開始做政府資料的整理與開放

例如:中央政府總預算、天龍特公地 --> 台北市市有閒置空間整合查詢平台,把本來隱藏在政府機關內部的資訊釋放出來,讓更多不同族群去利用

回應主持人問題 >>>

如果我們不運用公民科技,十年後我們的小孩會說,我們怎麼還在面對公民科技。

侯宜秀法律顧問 開放文化基金會

>>> 開放 社會參與 數位

如何改變了法律的面貌

從司法自治與國家管制兩個面向去看

著作權往開放的改變:創用CC

開放精神的法律規範: CC License、Open source License、Open data 讓g0v得以協作專案,g0v的茁壯又反過來推廣這些法律授權

Are you ready? Here is all the data Facebook and Google have on you

Dylan Curr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8/mar/28/all-the-data-facebook-google-has-on-you-privacy

如果我們不成為積極參與的公民,十年以後我們就沒有參與的機會。

Q&A

批踢踢:

關於發言權限:帳號沒有取得認證,所以帳號取得容易。因此要有上線次數的限制。

查 IP 的問題:不要把個人資訊公開在網路上。

帶風向的狀況:

  1. 文章裡要有提供檢驗的機制。
  2. 讀者自己要有警覺文章可能帶有偏見或假消息。

ipa:

如果想改變的事情,無法在體制內改變,怎麼辦?參與是一件非常累但不得不做的事情,否則不會有改變。

Isabel

對於匿名言論中傷的問題

平台都有自己的規則,如果像批踢踢這樣比較寬鬆的,可以保障言論自由,但就可能對被侵害的人保護力比較低。

總結

網路的世界變化很大,帶來進步但也帶來傷害

人們透過網路工具帶來協作的可能

但是巨大的網路公司又因此壟斷了資料

所以網路要如何回到公用性?

需要大家一起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