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熊熊想到, g0v 雖然試圖修正 gov 的不足,但實際上 gov 的行政權仍受制於各級議會(立法院、地方議會、地方代表會等等),而各級議會大多是受制於政黨或地方勢力,也許聚焦在政黨這個角色可以打通一些過去環繞著行政單位所沒辦法克服的難題。 Charles 曾經提到可以將綠黨作為開放政黨的嘗試( http://www.slideshare.net/charlesc/201407-coscupopenparty ),而過去也曾經出現過透明黨的討論( https://glassy.hackpad.com/ ),只是看起來離具體實現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動民主也是有框架很大的問題,需要很多人填坑,現階段也許會想要聚焦在一些相對小、可以實做的東西?
過度聚焦在定義也許慢慢會發現很多地方沒辦法深入或想的周全,慢慢的也就不了了之了(?)。如果回頭看 g0v 的發展,其實會發現促成 g0v 成長的人們基本上不太愛花太多時間去做空泛的定義,好像化為具體的、小規模的行動比較容易推進,所以去反思這個議題,如果有一個去中心化政黨存在,它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或基礎?有沒有可能先實做一些基於這樣想法的資訊系統或檢驗表然後慢慢透過實做去形成具體的共識?
一個不會被剝奪的參與權
在這個政黨中除了一些涉及隱私或機密資訊的議題,預設應該是開放讓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網路存取,即使一個人十惡不赦在這個政黨中也不應該被剝奪參與的權力(歡迎國民黨動員參與?);只是這個政黨產生決議的基礎是網路與程式,任何身份的參與都應該被寫入資訊系統中被驗證而不是透過人工處理,任何正式的會議應該搭配網路直播與影像記錄(如果未來這方面服務仍然可以保有免費的選項,或是政黨可以負擔),確保不會因為特殊的例外造成某些人被禁止參與
案件陳情往往是一個政治人物或政黨發揮的機會,只是這個機會在一般政黨中似乎被侷限在少數人才能夠參與的權力(例如特定陳情案件一旦得知只會詢問幾個人,並不會告知大部分相關人參與處理),然後依照輩分篩選後才有辦法落到一些菜鳥手上,排擠了新進的人取得資訊。如果可以有一個資訊系統可以在收受陳情案件後自動發送給對特定關鍵字或地理區域感興趣的黨員,處理過程都透過資訊系統蒐集與記錄,也許可以降低新進人員參與的門檻進而讓這個政黨能夠自動傳承相關經驗?只是這個資訊系統可能要有能力承載大流量的收(陳情)與發(發送訊息給訂閱者),需要可以平行擴充(加機器就可以搞定,不用有人因此爆肝),也要有些機制去裁決帶有個人隱私資訊的資料應該如何處理。
流程有點像是,當一個民眾透過資訊系統陳情時,系統會告知民眾這個陳情資訊會被發送給多個黨員,建議他敏感的資訊在確認承辦人員後再額外提供。當陳情案件建立後,會經過系統依據地理位置或關鍵字通知有訂閱的黨員,黨員收到通知後可以表達承辦的意願,民眾在有黨員表達希望承辦的意願後會收到通知,民眾可以自行從中選擇希望託付的對象(如果有多個黨員表達願意承辦),所有訂閱的黨員都會收到後續處理進度,只是民眾與實際承辦之間可以有些隱私資訊的交付是其他人不會看到細節的。如果這個政黨能夠有專屬的行政人員處理,也許行政人員需要介入判斷陳情是否帶有隱私資訊或跟進去了解案件進度等。
基於上述的陳情系統,參與其中並對於案件的解決或推進有貢獻的人可以被記錄下來,當這個人希望透過政黨推薦參選時將這些記錄拿出來透過類似 Pol.is 的形式讓黨員們交互評選;同樣的如果有不良的記錄,像是違反這個政黨產出的決議或因為特定事件出現在新聞媒體時,應該也被放入這個系統中保留,然後一樣被放入交叉評選的基礎條件裡。
實際上的作法像是把上述記錄項目成為題庫基礎,放進系統交查詢問 "因為某某某在這個事件裡面做了什麼,你覺得會因此或仍然會繼續支持他嗎?" ,然後由系統自動平衡個別項目的答題率(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看完所有項目,但通常不會每個人都真的看完,也許同時需要考慮發生時間先後,新的事件應該優先被檢閱),最後產出一個建議基礎交付最後政黨的公投,藉此產出推薦候選人。
只是任何提案都應該經過相當數量的連署才會進入正式流程,只是在這個政黨中的民選公職可以自行在得知資訊後在自己職權範圍內直接啟動相關程序(例如提案等),並且回報處理進度。這個部份也許需要仔細想想,一個去中心化政黨到底該對於推薦產出的民選公職具有什麼樣的約束力?
國發會 join 平台